找到相关内容2146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修行人应如何契入真空才算正确?

    安祥就是正修的途径,你要是安祥深深、秒秒安祥、时时自觉、念念自知,这就是你修行最好的要领。你时时自觉,如珠吐光,还照珠体,发光自照;时时自觉、念念自知,有个念头,自己都知道,当你当下住也无相了,这是什么?这就是真正修行的契入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453380972.html
  • 试论神会的禅学思想

    经过修订,以致有晚至唐元和癸已年(813年)整理成文者。但这些记载中。确有一些共同的观点。可以说是神会的禅学思想。   1、为宗   神会的《显宗记》开始就标宗明义,“为宗,作为本”。“为宗”是神会一系全部禅法理论的核心范畴和基本纳纲。它的含义有二:一是为心不虚,即莫作意,离寻思。所谓“心不生即是”,“觉照自亡即是”。一是对境没有攀缘心,所谓“是念者,一切境”。  ...

    常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4183205.html
  • 智谕法师:念佛法门深义

    藉因缘念佛?就是你的性;就是你的相。相无性就是你的性,性随缘就是你的相。比方你们在大殿拜佛,你是拜那个像或拜那个佛?佛在你心里头,那个像塑胶现的。你诚心拜佛,不是拜那个塑胶。念佛也是...生死不断,有那个不断才有生死,生死为,那个不断是,那个不断就是不来不去的佛,你到那里找佛?你找佛是以佛找佛。所以相信唯有念佛最究竟,你能的那个自性就是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,你另找,那不糊涂吗?你...

    智谕法师

    念佛|智谕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2035106528.html
  • 欢喜念佛法门

      佛是觉者,为不迷的众生。状态是为觉;而众生念念相续,未曾离念是为不觉,不觉的念念相续分别心,无始以来,无明让我们在生死迷梦当中。若要离妄想的相续性达,彻底的从人生大梦醒来,就要有方便法...执著,因这念会达,在教法来说,是轻妄念,因为这生灭中有对治的意义。再说,若不念佛,那我们什么?能像祖师一样一生到底,安住话头吗?其实人在睡觉连没有作梦都在打妄想,要到何时才能达呢?所以...

    威因法师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50313265.html
  • 心灵的空间

    把所有的一切丢弃 让心灵的空间呈现 没有过去的回忆 没有未来的企盼 也没有目前的忧虑 寂静地忘了我是谁 只是那空空的知 在当下显现无知的空明 禅人在此无言可说 世人对此无法了解 因为境无理无法无我 所以一默的良久 让生命在此涅槃安息 让生机在此顿时闪光 让生活在此全然无为 心灵本来如此 法尔空明净圆 妙印如海、妙严如莲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1474754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见佛的条件如何?

    ,再加上精进念佛,使妄识统一,达到能不二,顿时之间,光明自性彰显,在这时候,何愁不见佛?不见亦得见哩!   二、以无相、住念佛:这种境界念佛就相当高深,这种念佛法是见性念佛,已经远离相待法,有对立,以性念佛,,是名无相、住念佛。到这种境界,分分秒秒与佛同在,闭眼张眼都见佛 ,离心佛,离佛无心,心即佛、佛即心,心佛不二。   一般念佛的行者,喜欢以有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415312202.html
  • 我就是真如

    我就是真如   贾题韬   师示众云:善知识,本来正教,有顿渐,人性自有利钝。迷人渐修、悟人顿契。自识本心,自见本性,即差别,所以立顿渐之假名。善知识,我此法门,从上以来,先立为宗,无相为体,住为本。无相者,于相而离相;念者,于住者,人之本性,于世间善恶好丑,乃至冤亲,言语触剌欺争之时,并将为空,不思酬害,念念之中,不思前境。若前念今念后,念念相续不断,名为系缚。于...

    贾题韬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0954786.html
  • 读坛经之启示

    修行成佛之路,这就是以“为宗,无相为体,住为本”的实修方法。既然众生之所以轮回受苦不得成佛的原因是由于“愚迷”,妄想执著,是妄念的浮云遮住了本自清净的佛性,那么,必须吹散妄念浮云,才能使佛性显现出来。为此,必须“”。经言“念法者,见一切法,不著一切法”,即并非木石头那样有灵知,而是虽然生活在万事万之物之中,但不要执著他们。要在举手投足、语默动静之日用中保持“”、“禅定”的状态。“...

    徐福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4140072.html
  • 般若显净土之妙 净土成般若之行[江味农]

    向来染浊之。并令一心念之,又是以纯一之,治向来杂乱之。且佛者觉也,念念是佛,即念念是觉,觉者觉其性本无,故曰更亲切也。但能勤恳一心,便能做到。当知念佛目的,必须归于,便是归于真如,则不说断而自断,不期证而自证矣,其方便为何如哉。   念佛功夫,虽未做到,但能行愿真切,仗弥陀悲愿力,亦蒙接引往生,便同阿鞞跋致,此云不退,即是初住地位。如修他法,须经久远劫数,今一生办到,故...

    江味农居士

    净土|般若|念佛|断念|方便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13055220133.html
  • 离念境界,唯证相应

    离念境界,唯证相应  憨山《大乘起信论直解》谓:“此论直指一心,但了一生则顿登佛地,所谓若能观念者,则为向佛智矣!悲夫!众生从本已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,故生死不断耳!  此示正观为顿悟一心之妙也...观一念起处。本自生。生则众生本无。又何有色心诸法耶。所以教令直观。即当下顿入真如门矣。  此观一著。乃佛祖指示修行之的诀。故达摩西来。教二祖将心来与汝安。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0463423.html